标准化的智慧农贸市场应该具有哪些特点?
2204智慧农贸菜市场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形态,通过运用科技手段,如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,对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升级改造,从而实现市场管理、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、工作规范化、管理现代化。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据央视网消息,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900万亩,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。
数据显示,截至3月底,今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约为1942万亩,占年度任务量的24.3%。
截至去年年底,全国已经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。针对其中一些项目区建成设施年久失修、“超期服役”的情况,从今年开始,启动老项目区的改造提升,安排各地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3500万亩,已经分解下达到各省份。
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高标准农田处处长陈子雄:针对不同的地区研究不同的建设重点内容和主攻的方向,在一些缺水的地区,把小型的水源设施,还有跟田间的灌溉设施与大型的骨干水利工程之间的衔接,这些工作要做起来,补上短板。
此前,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,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,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国家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多措并举、综合发力,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序推进。
一是加强顶层设计
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》,明确了此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。2021年国务院批复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,明确了此后十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具体目标任务。
二是构建制度标准体系
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、资金管理、质量管理、竣工验收、调度统计、工作纪律、评价激励等多方面制度办法,制修订了《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》《耕地质量等级》等国家标准,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细化了相应制度标准,初步建立了耕地质量建设保护制度标准体系。
三是完善法律政策体系
推动出台《黑土地保护法》,加快《粮食安全保障法》《耕地保护法》立法进程,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法律保障。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落实、建设布局、资金筹措、质量监督、上图入库、建后管护等政策,指导各地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四是健全管理体系
2018年机构改革后,形成了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、各部门分工协作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新机制,构建了统一规划布局、统一建设标准、统一组织实施、统一验收考核、统一上图入库的“五统一”农田建设管理新格局。
智慧农贸菜市场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形态,通过运用科技手段,如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,对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升级改造,从而实现市场管理、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、工作规范化、管理现代化。
查看全文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,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,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生产优质、绿色农产品,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,既能实现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乡村振兴目标,又能推进我国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,满...
查看全文近日,农业农村部发布《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,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、升级改造老旧设施、推进先进设施示范带动为重点,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科技创新为关键,全面提升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水平。《意见》提出,...
查看全文近日,湖南省为加速推进现代设施渔业的高质量发展,出台了一若干措施,旨在通过科技创新、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,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查看全文